今天是:2024年9月23日 星期一
岱仙岩:圆山脚下觅仙踪

圆新建设集团 日期:2012-12-13  来源:闽南日报   【字体:

岱仙岩:圆山脚下觅仙踪

  

  岱仙岩内清乾隆木刻大匾

  

  康长史被封为康济侯

  

  岱仙岩山门

  

  岱仙岩外景

  

  漳州城西南有一座浑圆美丽的山峰,叫圆山。圆山东麓有一片状如琵琶的坡地,叫琵琶坂。琵琶坂上流传着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神医故事,故事的主人公叫康长史。这个传奇的故事催生了一座人文内涵丰富的古老庙宇,这个庙宇就是康长史祠,又叫岱仙岩,也称仙祖庙。

  浑圆美丽的山峰
  九龙江中下游平原也称漳州平原,总面积720平方公里,是福建省最大的平原,而漳州城就建在这个良田平畴一望无际的广袤平原上。地处漳州城西南的圆山海拔虽然只有501米,但由于位于漳州平原、九龙江畔,就显得格外挺拔伟岸。只要不被建筑物遮挡,在漳州市中心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眺望到这座浑圆美丽的山峰。由于得到漳州市民的特别钟爱,所以关于这座山,就有许多古老而美丽的传说。
  传说很早很早以前,有一个不知从哪里来的老人,鹤发童颜,明眸皓齿,挑着担子在山麓卖汤圆,他一放下担子就边卖边唱:“清清泉水蔚蓝天,松柏树下卖汤圆。两粒卖你一铜镭,两镭由你吃和添。”“镭”闽南话就是“钱”的意思,“一镭”就是“一文铜钱”。你给他一“镭”,他就给你两粒“圆子”;你给他两镭,他就随你吃,到你吃不了为止。有这样做买卖的,一般人当然都买“两镭”,因为这样两文钱就可以吃到饱。然而有一个名叫陈成的人,只向老人买了一“镭”的汤圆。老人提醒说:“一‘镭’只买两粒,两‘镭’就任你吃。”陈成说:“买一‘镭’,吃两粒就好。”老人听了,盛了两粒汤圆递给他。他吃完,老人又说:“再给我一‘镭’,就再盛装一碗给你。”陈成摇头说:“不要了,我买一‘镭’尝一下就行了。”老人问他为什么不肯买“两镭”。陈成说:“我怕买‘两镭’吃到饱,让你太吃亏了。”老人又问道:“你为什么怕我吃亏?”陈成说:“我想,你卖汤圆就是要赚一些钱回家养活妻儿,如果‘两镭’就随便吃,你蚀了本,无法养家糊口,我心里哪能过意得去?”老人听了,说:“你这好心人,就帮我卖卖汤圆吧。”陈成就开始帮他卖汤圆。奇怪的是从早卖到晚,锅里的汤圆一直不见减少,而陈成只吃了两粒汤圆,一整天都不饿。太阳快下山了,陈成正准备帮老人收摊。然而眨眼间,老人就不见了。陈成见四下无人,大声呼叫:“老阿伯!老阿伯!”听得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个声音:“我在这里,你来呀!”陈成挑着汤圆担子寻声找去,走呀走,走到琵琶坂,耳边又听到那个老人的声音:“老实人,你不要找我了。汤圆担子和今天卖汤圆的钱全都给你。”按照这个民间故事的说法,“卖圆子的山”,就是圆山这个山名的来历。
  还有传说,陈成追赶老人到琵琶坂时发现这里的山泉下有一种叶似大蒜、花如金盏的奇异花卉,把它带回家种植,这就是原产琵琶坂后来闻名遐迩的水仙花,大家称这种花卉为水仙花,因为都认为它是这位神仙化成的。这也是有关水仙花来历的一种传说。
  漳州俗话说“圆山十八面,面面有风景。”圆山山形玲珑可爱,山色青葱翠绿,风景绮丽秀美。1995年3月,国家原领导人华国锋到九湖荔枝海,站在凤凰山鸡母石上远眺圆山,陪同的漳州市领导告诉他这是圆山,说:“圆山外表酷似日本的富士山,只是山上没有积雪,但却有积云。日本富士山下有樱花,而这座中国的‘富士山’下有水仙花。”华国锋对这一说法大加赞赏。圆山的美丽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同。
  圆山为漳州人所钟爱,圆山这个名字也被漳州人所钟爱。因此这个名字也被移居台湾的漳州人带到台湾,台湾也有圆山这个地名,台北的圆山大饭店是全球知名的高档饭店。漳州市把包括九湖、颜厝、程溪在内的桥南新规划区域称为圆山新城,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也是为了体现漳台的地名渊源关系。现在,圆山已经不仅是一座山峰的名字,也成了漳州桥南新城的大地名。
  奇特传奇的神医
  风景秀丽的琵琶坂千百年来流传着神医康长史的故事,在圆山脚下可以说老幼皆知,无人不晓。康长史行医于世,货药于市,解民病痛,造福一方,深受民众爱戴,这与一般名医大同小异,而富传奇色彩的是他从人变成神,朝廷命官从长安到漳州来觅仙踪。
  明代著名学者何乔远编撰的《闽书》卷二十八《方域志》对此有记载:唐时黄碣为中丞,朝退,每遇之长安市中,见其举止非常,揖而问焉,自言康长史,居清漳员山下。后碣转运安南,过漳问员山康长史家安在,咸曰:“‘山已在目,康家不知也。’碣驱马造祠,入睹神像,宛如长安市所见。”现存于康仙祠中的镌刻于清乾隆二十九年(1764年)的木刻碑文引淳祐《漳州府志》也有详尽记载。
  相传唐朝乾符年间(874-879),京城长安瘟疫流行,被传染上瘟疫的人,高烧气喘,颈肿舌硬,肠绞腹泻,七窍流血。从民间到官府到皇宫,病死者成百上千。太医大臣束手无策,朝廷上下人心惶惶。一天,一位在朝廷掌管监察的御史中丞黄碣,早朝回家,路过长安街市,看到有一处围着许多人,不知是什么事,上前一看,只见一位“身貌堂堂”的老人在那里卖药。听左右的人说,这老人已经在这里卖了两天药,他的药治瘟疫很灵验。闻到煎药的气味,病情随即减轻;药汤入口,病好一半;待药吃完,即刻痊愈。黄碣听了,就上前向卖药老人施礼,问他姓名和住处。老人自称康长史,住在清漳圆山脚下琵琶坂,说完就收起担子走了。黄碣说,以后如果到漳州,一定要去拜访。
  黄碣后来被皇帝委任为东南运粮使,到安南运粮,路过漳州,想起在长安遇见的卖药老人康长史,就派人去圆山探访。圆山脚下的百姓都说:“若问圆山,眼前这座山便是。但从来没有姓康的人住在这里。”黄碣利用公务闲暇亲自到圆山寻访,进入这座祠里,抬头一看,不禁一怔:原来祠中神像,正是在长安卖药的老人康长史,就祷告说:“某之凡心,不知久遇神仙,今遭运安南,委帆俟风,惟王稍赐阳赞,得早善达。他日倘为半刺,当广庙宇以报。”
  康长史历代多次受皇帝敕封,宋熙宁七年(1074年)被封为“通应侯”,绍兴十二年(1142年)被封为“康济侯”,庆元六年(1200年)被封为“昭护侯”。
  蕴含丰富的古庙
  圆山脚下琵琶坂这座始建于唐的纪念康长史的庙宇,背枕圆山,面向西溪,坐西朝东。宋代曾两次重修,一次是嘉定八年(1215年)本乡巨卿孙昭先重作庙门,一次是绍定元年(1228年)昭先少子、广东提舶孙叔谐与奉议姚东就旧址给予更新。清乾隆二十七年(1762年),里人、进士郑蒲倡修,后又曾多次修缮。上世纪80年代以后又先后重修左右厢房、前后殿,新建六角凉亭、九曲凉亭和山门,总建筑面积700多平方米。
  康长史祠正门上悬“岱仙岩”木匾,建筑为二进单檐歇山顶砖木结构,中有天井,前后殿都是面阔三间,进深三间,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文物,有唐以来的石柱础8个和历代石雕、木刻,有清乾隆二十九年(1764年)黄檠重刻的明赵怀玉撰《岱仙岩历史沿革》大木匾,还有清嘉庆、光绪年间的生铁钟2件,宋以来至民国期间的柱联、龛联8副。这些楹联记载历史,赞颂神医,蕴含哲理,如:“大法如生,圆峤峰前长出相;仙机莫测,琵琶坂里孰闻声”,“唐代降芳踪,圆峤山前寻出相;盛朝宗礼宇,琵琶坂上荐馨香”,“耽酒到人间,四时同此佳兴;悬壶来世上,千载留者真身”,“大唐三百年今何在,堪笑长安市中,依然此熙来攘往;正月二十八吾以降,相逢琵琶坂上,岂有些后果前因”,“圆峤风高,菩树色空根本固;长溪水满,琵琶声杳法源深”,“佛告无尽意,历百千万亿劫,皆为说法;师登不二门,法语言文字相,乃见真如”,“琵坂栖真,亦若志公掷锡;神京卖药,如同吕祖游仙”,“风月双清皆解脱;佛仙一理共栖迟”。
  《全唐诗》卷八六八收有康长史的一首诗:“卖药因循未得还,却因耽酒到人间。有心只恋琵琶坂,无意更登山上山。”黄碣的《访康长史》写道:“西望黄山十里赊,却因相访问琵琶。而今天子封侯庙,昔日神仙卖药家。”
  圆山东麓是闻名海内外的水仙花基地,现正在建设生态观光园。这里佳木葱茏,花果飘香,美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,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。“圆山脚下觅仙踪,凌波仙子欢迎您”。